出版內外部環境變化均要求出版企業媒體融合發展不僅要著眼于產業環境變化,而且 要確立自身內容優勢,并追趕技術的發展腳步。在此過程中,首先要從戰略高度探索適合 自身的融合發展道路,確立明晰的出版融合路徑、適合的產品商業模式;其次要貼近需求、 質量第一,嚴格把關、精耕細作,建設有影響的融合產品;最后要擅于利用技術,探索和推進 出版業務流程數字化改造,生產滿足用戶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和多終端傳播的產品。
戰略意識 規劃出版融合路徑、產品商業模
“盤點資源,優化配置”,謀劃企業長期發展。出 版業在各種媒介之間的融合和出版業跨行業融合等 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發展都說明,出版業的戰略競爭方 向已經從單一要素競爭(爭內容、爭渠道、爭營銷等) 向組合要素競爭(跨資本、跨媒體、跨地域、跨行業等) 轉變,甚至過渡到生態系統(大資本、大合作、大出版 平臺等)競爭。出版企業不僅要探索適合不同用戶需 求的內容組合模式,要注重多媒體表達方式的渠道組 合模式,而且要結合當前新媒體環境變化,從“互聯 網+”思維、用戶思維等角度出發構筑出版業發展的資 本、技術、市場、人力等方面的資源組合模式。盤點出 版企業的各種資源,從戰略高度優化資源配置,是謀 劃企業長期發展的重要基礎。
“挖掘特色,差異定位”,找到適合的商業模式。在 當前環境下,出版企業必須客觀地依托內容主業,從優 勢、劣勢、機會、威脅等角度分析自身優勢、挖掘自身特 色,并找到關鍵成功業務。在傳統出版環境下,出版產 業的商業模式較為單一。但隨著互聯網和各種新媒體 技術的不斷發展,隨著內容價值的多元化挖掘、內容聚 合的垂直化發展和應用場景的跨界擴張,內容產業的 商業模式出現了廣告模式、品牌模式、內容電商模式、 會員模式、IP模式、打賞模式、眾籌模式、社群媒體模 式、教育模式和智庫模式等。出版作為內容產業的重 要組成部分,也自然有了更多的模式選擇和發展方 向。但每一種模式都有其適用范圍和市場特點,相應 的合作、定價與分銷機制也有不同特征。
“視野開放,不斷創新”,緊跟新的生態變化。內 容創業者們立足于數字化、網絡化和移動化等新技術 生態,打通媒介內部各構成要素之墻(暢通),打通媒 介與媒介之墻(融合),打通媒介與其他產業之墻(滲 透),帶來一系列的生態變化。緊跟這些變化,找到自 己的發展路徑,才是出版企業媒體融合發展之道。前 提則是出版企業始終保持視野開放,并堅持不斷創 新。出版企業不僅要打破舊有的思想框架,還要將創 新貫穿于思維、理念以及行動之中,一方面注重完善 創新變革的機制,打造一個相互競爭又協同創新的企 業環境,一方面將這種創新氛圍轉化成企業的自我革 新、修復能力,從而應對挑戰。
深耕內容 建設有價值、有創意的融合產品
“權威聲音,主流價值”,嚴把導向關、版權關。出 版企業媒體融合發展是要把傳統出版的影響力向網 絡空間延伸,這是出版企業自身生存發展的迫切需 要,也是出版企業履行文化職責的迫切需要,更是出 版業鞏固壯大宣傳思想文化陣地的迫切需要。由此, 嚴把導向關、品位關對融合發展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建設融合產品還必須重視內容版權的使用和保護。 版權在出版業經濟活動中占據重要地位,出版企業一 方面要有目標地積累版權資源,提升自身優勢方向上 的版權資源擁有量,另一方面要重視對現有版權的內 容立體開發機制,通過多種媒介形態的呈現,使得信 息內容得到多媒體的多次傳播。
“立體表達,形態豐富”,呈現多形式、多終端。內 容的立體表達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指打造內 容權威、信息準確、形式多樣、及時快捷的信息產品。 即需要通過融“紙、網、端、屏”等為一體,將文字、圖 表、視頻、音頻、動畫、 3D等多種內容形態,通過恰當 的傳播技術和傳播媒介,在個性化、可視化、互動性等 方面創新。第二層含義是指圍繞產業鏈和延伸價值 鏈進行增值開發的立體運營方式。如當前出版IP運 營的主流方式是通過各個產業鏈環節協同作用,即通 過漫畫、影視、游戲改編等來延伸價值鏈。此外,通過 升級、更新經典出版物的內容,通過拓展出版物的區 域范圍、媒介形態,通過提供相關教學資源、開發相關 課程等,也是出版融合的立體表達。
“用戶思維,品牌意識”,服務對象化、個性化。將用戶思維和品牌意識相結合提供對象化、個性化的服 務,才能“粘住”用戶,這可以從時間、空間、體驗和習 慣等方面精耕細作。“粘住”時間就是嵌入用戶的生活 工作時間間隙,提供即時和延時閱讀上的便利。“粘 住”空間就是提供能延續閱讀空間上不連續的狀況的 便利。“粘住”體驗就是擴展功能性,在追蹤用戶個性 需求的基礎上,豐富產品的符號表現形態、豐富體驗 和嵌入的功能、提供在線的即時的多形式的互動空 間。“粘住”習慣就是提高滿意度,通過融入用戶的工 作和生活方式,培養或延續用戶習慣來錘煉品牌。擅用技術 構建分析小組、創新內容制作傳播
“數據挖掘,統計分析”,把握用戶深層需求。各 種媒介在虛擬空間中構建一張巨大的網絡,每一個人 都是一個節點,在各種場景中與他人進行信息交流。 這些連接數據中潛藏著用戶的信息和需求,潛藏著企 業決策和發展的方向指引。因此,以新技術引領出版 融合發展,驅動轉型升級的前提,就是挖掘用戶的需 求,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完善用戶需求、生產需求、技 術需求有機銜接的生產技術體系。分析用戶,要建立 用戶數據沉淀、收集和抓取平臺,通過數據挖掘、統計 和分析等數據技術,為用戶精準畫像。用戶畫像越清 晰,其特征描述越明確,則越有利于融合產品對用戶 所關心的核心問題的解決。
“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創新內容制作和呈現。 創新內容的制作和呈現,實現“一次采集,多元生成, 多渠道傳播”,實際上是完成一次內容的流程再造。 當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出版企業在內容的多元多次應 用方面取得進展。無論是建設和完善ERP系統,還是 推進“協同編撰平臺”“動態出版系統”“復合出版平 臺”的建設,都是實現內容生產源頭和信息加工過程 的數字化,從而推動從單一出版模式向多形態、多渠 道的復合出版模式轉型。這也為變革和融合傳統出 版和新媒體出版融合生產經營模式提供基礎。為建 立健全一個內容多種創意、一個創意多次開發、一次 開發多種產品、一種產品多個形態、一次銷售多條渠 道、一次投入多次產出、一次產出多次增值的生產經 營運行方式提供助力。
“增強交互,深度整合”,實現內容精準傳播。用 戶所關注的內容不僅是能滿足自身信息需求或興趣 偏好的,而且也需要內容的表達是可互動、可交流 的。增強交互的另一個重點,是解決設計目標與解決 方案的關聯,并確保每一個關聯細節都有邏輯支撐。 而要做到精準傳播,還必須以內容的深度整合為基 礎。對于出版業來說,需要在大數據分析、內容的結 構化加工制作和資源的知識化管理上加大力度。內 容的結構化加工是將內容進行分析、拆分和標引,輸 出用 XML 描述的結構化數據,它能夠滿足數字產品 多元化發布的需要,也是資源知識化管理的重要基 礎。此外,數字版權保護、數字印刷、發布服務以及產 品優化工具、跨終端呈現工具等,也都是實現內容精 準傳播的關鍵技術。只有既做到按需提供服務、精準 推送產品,又做到在互動中服務、在服務中引導,才能 不斷增強用戶的參與度、關注度和滿意度。
隨著內容的傳播渠道、技術手段、呈現方式和用 戶需求的日新月異,對優質內容的需求只會越來越 多、要求也只會越來越高。推動出版融合發展,離不 開對新技術的掌握和應用,出版企業只有不斷與時代 趨勢接軌,不斷綜合利用技術資源,才能在當前環境 下發揮出自身優勢,轉化為生產力。但無論媒體形態 如何演變和融合,核心都是要對內容進行有效傳播。 出版企業媒體融合最終還是要依托其內容主業,打造 具有自我特色的融合出版產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