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記者 解 慧
旅行的意義是什么?你有多久沒有旅行了?對于喜愛閱讀的人而言,閱讀就如同旅行一般,每次閱讀都是一次欣賞獨特風景的時刻,閱讀的書多了,便會形成一張獨一無二的閱讀地圖,這是專屬的私人定制。
2018年的上海國際文學周,便為讀者呈現了作家的私人地圖,攤開作家的閱讀地圖,有讀者夢寐以求的地方。
上海國際文學周是上海書展一大耀眼活動,每逢書展前夕舉行,星光璀璨是其一大特點。今年上海國際文學周于8月14日拉開帷幕,作家何建明、梁鴻、陳福民,卡特琳·普蘭[法]、阿爾瓦羅·恩里克[墨西哥]等28位來自海內外的學者、中外作家、詩人匯聚浦江之畔,共話“旅行的意義”。放眼人類發展史,對自身的理解大多是建立在對所處環境的觀察上的,這種觀察歷經研究,逐步形成了大眾關于世界的認知。人類對自己有能力抵達的地方卻并非全然知曉,“文學的旅行”和“生活的旅行”就變得意義非凡,卻更“困難重重”。如何繼續認識“旅行”這個熟悉的主題,并更新其意義,正是本屆上海國際文學周所探討的話題。
上海國際文學周上的星光熠熠,只是上海書展的一角,隨著這些點點星光緩緩點亮,上海書展也逐漸成為一個閃爍著明亮燈光的星海。
每年的上海書展都是作家聚集最多的地方,今年上海書展出現了黑鶴、梁鴻、劉同、大冰、安意如、閻連科、畢飛宇、葛亮、盧斯浩等國內作家,也不乏一些國外作家,如加·澤文、松浦彌太郎等。一場場精彩的對談,猶如一張張閱讀地圖,每參加一場活動,就如同旅行至一個地方。無論是淺顯的還是深刻的,這些閱讀地圖都在對讀者訴說著那些迷人的風景。
翻看今年近1150多場的閱讀地圖,我們發現有兩個亮點值得關注。
第一,青春文學市場正在逐漸轉冷,“偶像作家”紛紛轉型。2014年以張嘉佳為代表的一批青年作家,因在微博紅利期聚集起一批粉絲而大受追捧,大冰、張皓宸、盧思浩、李尚龍等是其中的代表者。他們的短篇故事從文本結構、文字風格到傳播方式,都引領著“新”青春文學的步調,在創造了幾部百萬暢銷書后,這種形式的短篇故事,因相似的劇情,漸漸讓讀者產生審美疲勞。本屆書展上,以劉同、張嘉佳為首的代表人物攜新作長篇小說《我在未來等你》《云變有個小賣鋪》亮相書展,這樣重新洗牌、重新開辟的創作,會引領下一個青春文學市場嗎?
第二,常銷治愈系圖書仍以外國作家及作品為主。在本屆書展上,有兩場外國作家的活動引發熱潮。一場是憑借《島上書店》走紅,新作《太年輕》再次引發閱讀熱潮的美國作家加·澤文讀者見面會;一場是以生活美學著稱的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寫給想哭的你》新書首發式。這類作品因傾向于輕松、快速的閱讀方式,如《島上書店》《解憂雜貨店》等兩三百頁、2個小時就能看完的書,深受讀者青睞。而用輕松的筆觸描繪生活中尖銳的問題,則是這類作品持續受歡迎的主要原因。
● 誰在說
張怡微:帶讀者重拾文學經典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訊 8月17日,由山東畫報出版社推出的新書《新腔》在上海書展舉行新書分享會。該書是青年作家張怡微最新的抒情文藝論集。張怡微說,書名“新腔”取自黃庭堅詩“時時能度曲,秀句入新腔”,以全新的視角重新詮釋經典,重溫文學故事,新解舊文往事,在小說、戲曲、電影的細讀比較中,探尋文學藝術審美的時代新曲。
該書分三輯, 第一輯“愛情為什么變成了歷史”,重讀王安憶、張愛玲、白先勇、蘇童、畢飛宇、嚴歌苓、金宇澄、蔣曉云、瓊瑤、威廉·特雷弗、村上春樹等經典作家的經典著作,爬梳情與史的輝映。第二輯“往日閑愁今日止”,從話本小說與古代戲曲中重探中國文學的情理因緣。第三輯“戲臺與枷鎖”,細讀經典影劇,打撈通俗劇中世情練達背后的紋理。(穆宏志)
葛劍雄、陳引馳:教改下的傳統文化教育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訊 8月16日,復旦大學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葛劍雄與同是復旦大學教授的陳引馳,在上海書展就教育改革下的傳統文化教育展開了一場精彩的對談。并首發了二人新作《學生詩詞日歷》(陳引馳等主編)和《中國的教育問題還是教育的中國問題》(葛劍雄著)。葛劍雄開場提出了兩個問題,中國的教育大都只是為了一紙文憑,這值得每一個教育從業者和家長深思。如今全國都在提倡傳統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傳統文化又該如何教育呢?是不是為了應付考試,同樣值得人們深思。陳引馳就傳統文化如何教育,表達自己的見解,他說,文辭優美,感發人心,應是語文教材編輯選取詩歌最主要的標準。如《贈汪倫》中詩人與好友之間真摯情深的友誼,《將進酒》中恣意張揚暢快淋漓的悲歡,亦或《終南別業》中悠然灑脫的人生態度,這些詩歌盡管相隔千百年,但詩中的場景和情感,一樣可以撥動青少年的心弦,幫助他們健康成長。(瑞 淼)
松浦彌太郎:愿書寫是心靈的休息所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訊 8月18日,日本著名生活美學家松浦彌太郎攜其重磅新作《寫給想哭的你》在上海書展舉辦新書首發簽售儀式。該書圍繞當代成年人共有的話題——人生的奮斗與奮斗中的不安來展開,旨在用溫柔的文字帶給都市中拼搏的年輕人心靈的休息所。
首發式上,松浦彌太郎說“所謂人生,就是一個要遵守的約定”,大大小小的選擇和約定撐起了我們整個人生,每一個細節也許就能影響到人生的航向。因而,他主張認真對待每一次的見面與離別、認真對待每一個瞬間的抉擇與看似不經意的小細節。他說,面對人生的起伏,我們要學會保持笑容、學會尋找眼睛看不見的亮點,學會回歸自我,學會忍耐。(解 慧)
加·澤文:成長是書寫的永恒主題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訊 8月18日,現象級全球暢銷書《島上書店》作者加·澤文攜《島上書店》《太年輕》等4部作品現身上海書展,與粉絲近距離接觸。上海書展是加·澤文本次中國行的最后一站。在此之前,加·澤文在北京、蘇州分別舉辦了簽售會和讀者見面分享會。
《太年輕》是加·澤文新作,描繪了5個處于不同年齡段女性的內心世界,以及她們正在經歷的問題、焦慮、困惑和成長。加·澤文說,“我想以角色年齡來改變講述故事的方法。《太年輕》的風格由角色年齡來體現,我用比以往更輕盈的筆觸,講述一個比以往更尖銳的話題,以充滿想象力的故事和洞見,書寫一個關于犯錯與成長的深刻主題:人不是從出生起就一成不變的,生活會迫使她一次又一次地脫胎換骨。”(霂 霂)
徐玲:傳遞樂觀向上正能量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訊 8月18日,金牌親情小說作家徐玲攜長篇代表作“徐玲親情小說”系列,如約與讀者相聚。徐玲用愛之書記錄親情,令人感動的故事,讓孩子懂得珍視親情,學會理解和尊重。徐玲說,該書既展現了愛與親情的蓬勃力量,傳遞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又能關注當下的社會熱點、契合時代主題,將大眾的目光聚焦于與兒童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和家庭問題。“愛”的書寫一直是徐玲擅長的領域,因為她認為,愛能給人溫暖和力量。(鄭 楊)
● 作家秀
人民文學出版社畢飛宇、葛亮、那多等與文學作心靈對話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訊 2018年上海書展期間,人民文學出版社攜茅獎作家畢飛宇、周大新、葛亮、已故作家李敖之子李戡等諸多名家現身,與讀者用閱讀探尋人生和生活。包括畢飛宇的《小說課》簽售會、梁鴻首部長篇力作《梁光正的光》簽售會、葛亮的《北鳶》讀者見面會、那多新作《十九年間謀殺小敘》讀者見面會、《李敖自傳》讀者見面會、陸天明的《幸存者》讀者見面會、祝勇的《故宮的古物之美》簽售會、青年作家石一楓的《借命而生》簽售會、茅獎得主周大新的《天黑得很慢》簽售會、《謝謝了我的家》簽售會、《趙麗宏語文課》新書首發式等多場活動。
多場活動從多維度解讀人生、文學、藝術、閱讀,正如畢飛宇的《小說課》一樣,用閱讀理解人生。他說:“對許多人來說,因為有了足夠的生活積累,他拿起了筆。我正好相反,我的人生極度蒼白,我是依仗著閱讀和寫作才弄明白一些事情的。” (瑞 淼)
天天出版社趙麗宏、沈石溪、黑鶴
暢談人與動物的關系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訊 8月15日~16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攜趙麗宏、沈石溪、黑鶴3位作家于上海書展現場舉辦了3場新書發布會。
趙麗宏的《黑木頭》歷時3年完成,通過流浪狗黑木頭曲折震撼的生命歷程,以及與主人公童童一家三代的故事,展現出人與動物之間關于生命、忠誠與信任的情。趙麗宏說:“這本書源于我的真實經歷,我想探討動物對人們的家庭生活能產生多大的影響。”
被譽為“動物小說大王”的沈石溪為小讀者帶來了“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精華愛讀本·升級版”,該系列融入精彩點評,包含《獵狐》《白象家族》《藏獒渡魂》《牧羊豹》《雄鷹金閃子》5冊。現場,沈石溪分享了自己早年在西雙版納生活的經歷,也正是這些經歷給了他寫動物小說的靈感和素材。
格日勒其木格·黑鶴攜新作《我的原始森林筆記》與讀者進行了親密互動,場面十分熱烈。該書中,黑鶴用300幅照片解開了馴鹿人生活的神秘畫卷。可以說,該書既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喜愛和依戀,又傳遞出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都盡的義務和責任。(霂 霂)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程乃珊、安意如
只為記錄一種情感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訊 現場被數百枝紅、白玫瑰裝點的“上海女兒:程乃珊”紀念文集首發式在上海書展燃爆七夕。程乃珊作為上海的女兒,一生書寫了眾多關于上海的文集,此次整理出版的《上海Color》《上海Memory》《上海Lady》《上海Taste》4卷,為上海的克勒腔調、弄堂記憶、女性剪影、舌尖風云,留下張張畢肖的畫像。據悉,這批作品創作時間橫跨近30年,本版紀念文集補錄了程乃珊16篇珍貴遺作。
又訊 安意如攜新版《再見故宮》現身書展,帶讀者重新憶起朱紅色圍墻背后繁榮的幻夢,共同走進那個獨一無二的故宮。以其一貫的細膩筆觸體察入微,于人性深處鮮活地還原出歷史人物的悲歡離合。該書是地圖,如數家珍般解讀故宮每個角落;更是歷史,真實反映了明清權貴的生活。(霂 霂)
上海文化出版社閻連科、郭菲
記錄令人動容的時刻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訊 8月17日,卡夫卡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閻連科攜非虛構自傳作品《田湖的孩子》,與讀者分享關于故鄉與成長的情感,探討故鄉如何影響一個作家的寫作。該書以“故鄉的少年記憶”為主線,講述了閻連科少年時代最重要的記憶片段。沉淀50載的少年故鄉記憶,追究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查找歲月中的痕跡和落塵;關于鄉土故園和成長的情感實錄,回望供給他幾十年文學養料和情感依托的家鄉故土。
《我的印度701天》是青年作家郭菲2014~2016年在印度頂級大學印度理工學院甘地分校任教期間,對印度所見所聞的記錄。在印度生活2年中,郭菲游歷了24 座城市,采訪了30位印度人,透過他們的聲音,探索印度的教育問題、貧富差距問題、宗教問題、民族問題、種姓制度等問題。(穆宏志 霂 霂)
華文出版社施建偉、徐靜波、趙海峰
應正確引導文化、歷史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訊 8月16日~19日,華文出版社在上海書展帶來了《近幽者默:林語堂傳》讀者見面會、旅日作家徐靜波讀者見面會、《歷史的沸點II》簽售會3場活動。
《近幽者默:林語堂傳》作者施建偉是國內研究林語堂的第一人。歷時10余載,搶救和發掘了一批珍貴的史料,用50余萬字寫透了林語堂思想、性格、愛好等矛盾復雜的一生,突出了其在中西文化溝通方面的貢獻及與文人交往的故事。
徐靜波為讀者帶來兩場“日本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日本人的規則意識是如何鑄成的”的主題演講,引導讀者積極而審慎地對待中日關系。
親民歷史作家趙海峰攜新書《歷史的沸點II》在上海書城舉行讀者簽售會。作者現場妙語連珠、詼諧幽默地介紹了兩晉時代的趣人趣事,讀者踴躍購買。在2個小時內,作者共簽售了400余本。(霂 霂)
世紀文景公司金宇澄、梁鴻、王天挺等
文學反映人間的復雜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訊 2018文景藝文季伴隨臺風“包月”,一起登陸上海。本次藝文季主題為“別樣的色彩”, 4場論壇分別邀請名人大家,圍繞記憶、中國書畫、詩歌、非虛構寫作等話題作精彩講述。
第一場金宇澄與顧文豪對談“記憶如何書寫”,金宇澄認為,無論是虛構還是非虛構,都需要大量的文學技藝。第二場朱天曙和呂歡呼交流“筆與墨的奇妙世界”,第三場陳引馳、彭敏暢聊“今人如何品唐詩”, 這兩場活動以中國傳統筆墨和詩句為媒,探尋傳統文人的精神世界,同時討論這些歷史悠久、富有生命力的文藝形式,如何影響今人的審美和情感。第四場梁鴻、靳錦、王天挺以“當代中國的故事挖掘者”主題為非虛構寫作正名。(瑞 淼)
現代出版社周銳、呂崢、關河五十州
用不一樣的角度書寫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訊 8月15日~16日,現代出版社邀周銳、呂崢、關河五十州,帶來3場人氣滿滿的讀者分享會。
8月15日,著名少年兒童作家、幽默大師周銳攜新書“周銳幽默系列”在上海書展與讀者見面。周銳的作品以豐富的想象力讓人腦洞大開,打破人們對既定世界的傳統認識,重構世界,讓人獲得全新的閱讀體驗,愉悅的審美感受。
8月16日,百萬暢銷書青年作家呂崢以“修心煉膽吐光芒——王陽明的內圣外王之路”,與讀者進行主題講座。呂崢是第一個把王陽明寫火的作家,《明朝一哥王陽明》出版8年來已成為百萬級的暢銷書。此次出版的新書《天機破:王陽明》寫作歷時3年,以小說的形式講述王陽明。
8月16日,著名軍事紀實文學作家關河五十州攜新作《大授銜》亮相書展。該書是繼《戰神粟裕》后,關河五十州真實解讀中共戰神及中共黨史又一力作。既有對中國共產黨諸位將帥的作戰風格及戰功的真實評價,又有對諸位開國元勛、有功人士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突出的性格特點等進行了精彩生動的敘述,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中國共產黨的決勝之路。(穆宏志)
東方出版社任小霞、吳燕妮、嚴慶
要善于捕捉生活的美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訊 8月15日~18日,東方出版社攜吳燕妮、任曉霞、嚴慶亮相上海書展。吳燕妮攜新作《點亮智慧的心燈》3部曲,以生命最重要的5種智慧為主題,即信仰的智慧、清凈的智慧、察覺的智慧、放下的智慧、認識自我的智慧,作了精彩的發言。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詩人任小霞為讀者帶來一場主題為“童詩的密碼”精彩的兒童詩分享會。她引導小朋友用詩意的眼睛發現生活中一個個有趣的密碼,用詩意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寫作水平。中國文化傳播使者嚴慶則帶來《給孩子的最美古詩詞》,為小朋友揭秘唐代詩人中的少年天才。(瑞 淼)
磨鐵公司劉同、高銘
暢銷書背后的秘密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訊 8月18日~20日,劉同攜新版《誰的青春不迷茫》、高銘攜新書“催眠師手記”系列亮相上海書展。
“成長”和“迷茫”似乎是青春里永恒的關鍵詞。6年前,劉同卸下了所有標簽,以“奮斗小青年”的身份與讀者分享10年北漂背后的青春故事,解鎖了無數年輕人的成長困惑、青春迷茫。讀者也隨著劉同的《誰的青春不迷茫》,在書中找到答案。此次推出的新版新增3萬字日記——5年來真誠感悟。
8月20日,現象級暢銷書作者高銘攜新書“催眠師手記”系列,與讀者分享了該書的精彩故事。該“催眠師手記”系列,用一個個真實案例,直面當代人的心理底線,尋找現代都市人的心理共鳴。高銘曾說自己是客觀的“社會觀察者”,《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催眠師手記》兩部作品便是他對這個社會兩個不同群體的觀察記錄。(霂 霂)